本文中提到了1个关于电子巡更系统的相关看点,同时还对也有不同的看法,希望本文能为您找到想要的答案,记得关注哦!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内容,公众号:智慧方案文库,资料获取见上方卡片。
目 录
第1章 工程概述及总体说明
1.1 项目概述
1.2 设计需求分析
1.2.1 建筑特点分析
1.2.2 设计功能分析
1.3 总体设计构想
1.3.1 设计范围
1.3.2 设计重点
1.4 设计依据及标准
1.5 设计原则
第2章 视频监控系统
2.1 系统概述
2.2 需求分析
2.2.1 防范目标分析
2.2.2 系统功能分析
2.3 总体设计
2.4 系统设计说明
2.4.1 前端点位设计
2.4.2 摄像机朝向分析
2.4.3 传输部分设计
2.4.4 中心控制系统
2.5 功能介绍
2.5.1 存储系统
2.5.2 录像自恢复功能
2.5.3 视频存储管理功能
2.5.4 视频资料检索功能
2.5.5 视频资料回放功能
2.5.6 解码及上墙需求
2.6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2.6.1 720P高清网络半球摄像机
2.6.2 720P高清网络枪式摄像机
2.6.3 1080P高清网络枪式摄像机
2.6.4 视频解码器
2.6.5 网络存储服务器
第3章 防盗报警系统
3.1 系统概述
3.2 需求分析
3.3 总体方案
3.4 系统设计说明
3.4.1 终端点位设计
3.4.2 探测器及通讯模块选择
3.4.3 系统供电说明
3.4.4 中心设备及软件
3.5 功能介绍
3.5.1 布防与撤防
3.5.2 防区设置
3.5.3 布防后的延时
3.5.4 联网功能
3.5.5 系统联动
3.6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3.6.1 红外探测器ISC-BPR2-WPC12-CHI
3.6.2 紧急报警按钮HO-01B
第4章 电子巡更系统
4.1 系统概述
4.2 系统设计说明
4.2.1 系统拓扑图
4.2.2 系统组成
4.2.3 终端点位设计
4.3 功能介绍
4.4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4.4.1 数据采集器
4.4.2 数据变送器
4.4.3 信息芯片
4.4.4 中文管理软件
第5章 一卡通门禁管理系统
5.1 系统概述
5.2 需求分析
5.3 总体设计
5.3.1 系统拓扑图
5.4 系统设计说明
5.4.1 点位设计
5.4.2 门禁认证方式
5.4.3 总控中心
5.5 功能介绍
5.6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5.6.1 门禁控制器
5.6.2 门禁读卡器
第6章 食堂消费POS系统
6.1 系统概述
6.2 功能介绍
6.3 系统主要设备
6.3.1 窗口收款机RF-MC10
6.3.2 消费充值主机RF-RC10
第7章 停车场管理系统
7.1 系统概述
7.2 需求分析
7.3 系统设计说明
7.3.1 系统拓扑图
7.3.2 系统组成
7.4 车辆出入流程
7.4.1 进场过程
7.4.2 出场过程
7.5 功能介绍
7.6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7.6.1 出入口控制机
7.6.2 自动挡车器
7.6.3 图像对比摄像机
7.6.4 远距离读卡器/发卡器/卡
7.6.5 发卡器
7.6.6 对讲主机
第8章 综合布线系统
8.1 系统概述
8.2 需求分析
8.3 总体设计
8.3.1 布线拓扑结构
8.3.2 机房位置、规模
8.4 系统设计说明
8.4.1 工作区子系统
8.4.2 水平子系统
8.4.3 管理间子系统
8.4.4 垂直子系统
8.4.5 设备间子系统
8.5 功能说明
8.6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8.6.1 六类非屏蔽信息模块
8.6.2 亚光单口86面板
8.6.3 亚光双口86面板
8.6.4 六类非屏蔽24口RJ45配线架
8.6.5 100对机架式110跳线架
8.6.6 1对110-RJ45跳线
8.6.7 六类非屏蔽RJ45跳线
8.6.8 24芯机架式光纤配线架
8.6.9 六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
8.6.10 GJFJV型室内150万兆多模光缆
8.6.11 室内五类大对数
第9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
9.1 系统概述
9.2 需求分析
9.3 系统设计说明
9.3.1 内网拓扑图
9.3.2 外网拓扑图
9.3.3 系统组成
9.3.4 网段划分
9.4 功能说明
9.5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9.5.1 S10500系列核心交换机
9.5.2 7500E系列核心交换机
9.5.3 MSR5600系列路由器
9.5.4 SecPath F1000系列防火墙
9.5.5 S5130-SI系列交换机
第10章 无线网络覆盖系统
10.1 系统概述
10.2 需求分析
10.3 系统设计说明
10.3.1 布点设计
10.4 功能说明
10.5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0.5.1 S5130-SI系列交换机
10.5.2 WX5500E系列无线控制器
10.5.3 WA2600 X系列无线AP
第11章 有线电视系统
11.1 系统概述
11.2 总体设计
11.3 系统设计说明
11.3.1 系统架构
11.3.2 干线传输网络
11.3.3 网络系统的计算
11.3.4 系统架构图
11.4 系统功能介绍
11.5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1.5.1 双向放大器
11.5.2 干线供电器
11.5.3 分支分配器
11.5.4 CATV有线电视模块
第12章 时钟系统
12.1 系统概述
12.2 系统设计说明
12.2.1 系统拓扑图
12.2.2 系统点位
12.3 系统功能介绍
12.4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2.4.1 微电脑母钟
12.4.2 GPS接收机
12.4.3 数字式子钟
12.4.4 指针式子钟
第13章 无线对讲系统
13.1 系统概述
13.2 系统设计说明
13.2.1 设计说明
13.2.2 系统组成和架构
13.2.3 系统点位
13.3 系统功能介绍
13.4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3.4.1 数字中继台
13.4.2 数字对讲机
13.4.3 发射合路器
13.4.4 接收分路器
13.4.5 带通双工器
13.4.6 定向耦合器
13.4.7 功率分配器
13.4.8 室内信号收发器
13.4.9 射频同轴电缆线
第14章 多媒体会议系统
14.1 系统概述
14.2 需求分析
14.2.1 项目背景
14.2.2 需求分析
14.3 音视频系统介绍
14.3.1 系统拓扑图
14.3.2 子系统设计说明
14.3.3 声场分析设计方法
14.4 系统设计说明
14.4.1 大型会议室
14.4.2 声场模拟分析设计
14.5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4.5.1 CB-G6550WU 5200流明投影机
14.5.2 DB-82CND-P100 85寸光学交互式电子白板
14.5.3 CUE 26C 吸顶扬声器
14.5.4 MPA631 功放
14.5.5 DP48Ⅲ 音箱处理器
14.5.6 FX16 调音台
14.5.7 TC100 全频前置音响
14.5.8 DA8350 前置音响功放
14.5.9 RX-D58 鹅颈话筒
14.5.10 AV3基本型控制主机
14.5.11 CNPCI-8开关控制板
第15章 LED电子公告显示系统
15.1 系统概述
15.2 系统设计说明
15.3 系统组成
15.3.1 结构设计
15.3.2 系统软件
15.3.3 系统功能
15.4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第16章 液晶屏幕及触摸屏导医系统
16.1 系统概述
16.2 系统功能
16.3 软件实现的功能
16.4 软件功能规划
16.5 所涉及的接口开发
16.6 安全性阐述
16.7 触摸查询系统运行的关键
16.8 触摸屏以及导医系统流程图
16.9 系统主要设备
16.9.1 42寸高清镜面液晶网络广告机
16.9.2 触摸屏
16.9.3 软件功能模块
第17章 公共广播系统
17.1 系统概述
17.2 系统设计说明
17.2.1 系统拓扑图
17.2.2 系统组成
17.2.3 点位设计
17.3 功能介绍
17.4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7.4.1 IP网络广播系统控制中心BL-E3001-H
17.4.2 IP网络远程寻呼站BL-E3007-H
17.4.3 IP网络广播控制软件BL-EPA3000-H
17.4.4 IP网络功放
17.4.5 IP网络监听音箱BL-E3010-H
17.4.6 IP网络报警主机 BL-E3002-H
第18章 楼宇自控系统
18.1 系统概述
18.2 需求分析
18.2.1 医院建筑特点
18.2.2 医院楼宇自控被控对象分析
18.2.3 楼宇自控系统特点分析
18.3 楼宇自控系统达到的目标
18.4 楼宇自控系统的选择
18.5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说明
18.5.1 系统结构
18.5.2 操作软件
18.5.3 DDC控制器
18.5.4 现场设备
18.6 楼宇自控系统控制方案
18.6.1 冷水机组系统
18.6.2 热交换系统
18.6.3 空调机组
18.6.4 新风机组
18.6.5 送排风系统
18.6.6 给排水系统
18.6.7 风机盘管联网控制
18.6.8 电梯系统
18.6.9 照明系统
18.6.10 楼宇自控系统与机电设备的联网
18.6.11 节能及能源控制
18.7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8.7.1 系统管理器DSM-RTR
18.7.2 应用控制器DAC-1146
18.7.3 应用控制器DAC-633
18.7.4 应用控制器DAC-304
18.7.5 应用控制器DAC-606
18.7.6 应用I/O模块DFM-B808
18.7.7 应用I/O模块DFM-B800
18.7.8 应用I/O模块DFM-B1600
18.7.9 远程I/O DFM-400
第19章 能源计量系统
19.1 系统概述
19.2 系统设计说明
19.2.1 系统架构
19.2.2 软件功能
19.2.3 计量原理
19.3 系统架构
19.4 系统点位
19.5 设备参数
19.5.1 软件功能简介
19.5.2 软件价值
19.5.3 硬件设备
第20章 分诊排队叫号系统
20.1 系统概述
20.2 系统设计
20.2.1 病人就医挂号、划价/收费
20.2.2 候诊区
20.2.3 窗口检验
20.2.4 中西药房
20.2.5 系统管理部分
20.3 系统点表
20.4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20.4.1 候诊液晶显示终端
20.4.2 药房综合显示屏参数
20.4.3 触摸取号机
20.4.4 喇叭
20.4.5 功放
第21章 病员探视系统
21.1 系统概述
21.2 系统设计说明
21.2.1 系统拓扑图
21.2.2 系统组成
21.3 功能介绍
21.4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第22章 病床呼叫系统
22.1 系统概述
22.2 系统设计说明
22.2.1 系统拓扑图
22.2.2 系统组成
22.3 功能介绍
22.4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22.4.1 IP网络护士站主机(NN-60)
22.4.2 IP网络医生主机(NLS-99Q)
22.4.3 病房门口机(NN-B10A)
22.4.4 病床分机 (NBW-B3)
22.4.5 输液报警器(NBW-G)
第23章 手术示教系统
23.1 系统概述
23.2 系统设计说明
23.2.1 系统拓扑图
23.2.2 系统组成
23.3 功能介绍
23.3.1 导播管理
23.3.2 视频文件交互
23.3.3 用户管理
23.3.4 文件管理
23.3.5 编辑功能
23.3.6 远程手术直播及点播
23.4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23.4.1 高清录播主机AVA A3
23.4.2 网络回声抑制器(带功放)
23.4.3 高清云台摄像机 AVA HD-300S
23.4.4 术野摄像机 AG-HCK10MC
第24章 IBMS集成系统
24.1 系统概述
24.2 系统设计
24.2.1 需求分析
24.2.2 系统基础功能与结构
24.2.3 系统集成基本功能
24.2.4 接口设计
24.3 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架构
24.3.1 系统网络结构
24.3.2 系统逻辑结构
24.3.3 数据库
24.4 系统集成设计
24.4.1 系统主控模块
24.4.2 门禁管理子系统
24.4.3 视频监控子系统
24.4.4 防盗报警子系统
24.4.5 停车场管理子系统
24.4.6 巡更子系统
24.4.7 楼宇自控管理系统(BA)
24.4.8 消防报警子系统
24.4.9 系统管理与设置
第25章 综合管路及桥架系统
25.1 系统概述
25.2 系统设计目标
25.3 系统设计说明
25.3.1 桥架的安装
25.3.2 支架安装
25.3.3 支架连接
25.3.4 室内管路
25.3.5 水平支系统布管
25.3.6 水平支系统布设
第26章 机房工程
26.1 系统概述
26.2 需求分析
26.2.1 机房工程建筑设计要求
26.2.2 机房工程电源要求
26.2.3 机房照明应要求
26.2.4 机房设备接地要求
26.3 设计范围
26.4 系统设计说明
26.4.1 机房装修工程
26.4.2 UPS及供配电系统
26.4.3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26.4.4 防雷接地系统
1.1 总体设计构想
对直接面向病人服务的系统适度重点投入,取得外观、功能、可靠性与成本的平衡;如停车场管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医护对讲系统。
对直接面向医院运营管理服务的支撑系统必须保证性能与可靠性的前提下,进行足额的投入;如计算机网络系统与布线系统。
对其他后台基础运营系统则在保障其有效可靠的基础上,降低成本。
整个系统的设计应能满足以下内容:
Ø 应满足医院内高效、规范与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Ø 应向医患者提供“有效地控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构件以人为本的就医环境”的技术保障;
Ø 应支持以患者医疗信息记录为中心的整个医疗、教学、科研活动,同时应能为患者的就医、住院患者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
Ø 应以增强建筑物的科技功能和提升建筑物的应用价值为目标,以建筑物的功能类别、管理需求及建设投资为依据;
Ø 能确保建筑物内的医疗环境的稳定、人身和财产的高度安全,以及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防御能力;
Ø 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医疗环境的同时,要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消耗和运营管理成本;
Ø 为医院的管理、办公和病人的就医、住院提供极大的便捷性:
u 方便病人就医;
u 缩短病人侯诊时间(诸如分诊排队等一站式服务手段)。
Ø 系统设计与配置应综合平衡,强调先进适用。主要系统应达到国内乃至国际一流先进水平,结合智能化医院自身的特点进行设计,并确保弱电系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落后;
Ø 系统工程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设计原则;
Ø 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
Ø 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建设时的一次性投资和系统运行成本,并使之最小化。应提出整体实施的规划方案,并注意预留预埋到位并有充分冗余度,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资料来源网络,目的是交流学习,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查看公众号:智慧方案文库,喜欢文章可以评论转发点赞。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电子巡更系统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道尔智控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